亿亿发网络
一站式企业网站建设平台

联系人:客服经理

电 话:1529-555-2225

邮 箱:10565099@qq.com

地 址:江苏省南京市

看看,这是你了解的浦口吗!Buang!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浦口人了

来源:南京亿亿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者:南京亿亿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址:http://www.yiyi.net
浦口区的由来你知道吗?

  春秋时期,今浦口区域先属楚国棠邑,后入吴。战国初,吴亡入越,越亡复归于楚。

  秦至东汉末年,区境先后隶属九江郡、临淮郡、广陵郡的棠邑县(后改堂邑县)。

  三国时,区境先属魏,后属吴。

  晋太康六年(285),于区境西南置乌江县,治乌江镇,隶扬州淮南郡,领今珠江以西地区。西晋永嘉元年(307),于今泰山镇范围内置宣化镇。东晋隆安元年(397),改棠邑为尉氏县,今珠江以东地区、宣化镇隶属秦郡尉氏县。

  南朝梁天监元年(502),分尉氏为堂邑、尉氏两县。区境属尉氏县。陈太建元年(569),地入北齐;五年,“江浦”作为地名载入《南史》。

  隋文帝以州统县,开皇三年(583),宣化镇改称六合镇。四年,废尉氏、堂邑、方山三县,置六合县。区境分属和州乌江县、方州六合县(原尉氏县)、滁州新昌县。十八年,新昌县改为清流县。

  唐初,区境分属淮南道和州乌江县、扬州六合县、滁州清流县。景龙三年(709),分清流县置永阳县。南唐─元二年(938),改永阳县为来安县。

  北宋太宗至南宋绍兴年间,区境分属淮南西路和州乌江县及淮南东路真州六合县、滁州来安县。

  元代,区境分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和州乌江县及扬州路真州六合县、滁州来安县。

  明初,省乌江县入和州,属庐州府;省来安县入滁州,属凤阳府;六合县改属扬州府。洪武九年(1376)六月,划和州遵教、怀德、任丰、白马4乡及六合县孝义乡和滁州丰城乡、和州一部分置江浦县,隶属南直隶应天府,县治设在浦子口城内(今东门大街)。从此,区境分属应天府的江浦县、扬州府六合县。洪武二十二年,六合县亦改属应天府。

  清顺治二年(1645),改应天府为江宁府,区境分属江南省江宁府的江浦、六合2县。咸丰八年(1858)即天历戊午八年,太平天国以江浦县为省治,设天浦省。同治三年(1864),复属江宁府的江浦、六合2县。

  民国元年(1912),江苏省行政公署成立,设省、县二级制,江浦直属于省。10月,袁世凯政府将浦口辟为商埠。民国3年,改省、道、县三级制,区境属金陵道。民国16年,国民政府迁都南京,废道,改行省、县二级制,江浦复属省,将浦口商埠区域由江浦县划属南京市。民国22年,江浦改属省第九行政督察区,浦口商埠区域改建为南京市第八区。民国24年,江浦属第十行政督察区。民国26年,原浦口区域复属江浦、六合2县。民国30年起,江浦改属江苏省第五行政督察区。民国35年后,原浦口区域恢复为南京市第八区建制。

  民国37年(1948)11月,中共江淮区党委建立江全督导室;民国38年1月,改称江全办事处,隶属江淮第五专员公署。2月,中共华东局撤销江全办事处,成立江浦县政府。

  民国38年(1949)4月25日,浦口解放后,江浦县所属的浦镇、东门镇划归南京市,与原浦口并建为南京市两浦区。6月2日,复称南京市第八区。原江浦县隶属安徽省皖北行政公署滁县专署。

  1950年6月15日,南京市重新划区,第八区改为第七区。1953年1月,江浦由安徽省划回江苏省,属扬州专区。1955年8月3日,第七区改名浦口区。1956年2月,江浦属镇江专区;1957年1月属扬州专区;1958年7月,属南京市;1962年6月,属扬州专区;1966年3月,划属六合专区;1971年3月,六合专区撤销,复属南京市。

  2002年5月,经国务院批准,南京市调整江北地区行政区划,江浦县、浦口区合并,buang的一下新的浦口区成立了。



浦口的文化你知道吗?

  在2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人杰地灵的浦口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地方文化,涌现了众多出类拔萃的古今名人。


  文化底蕴深厚。浦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“河姆渡时代”,有着2300多年的文明史,孕育了多样而又独特的地方文化。佛教文化有禅宗始祖达摩“一苇渡江”碑、禅宗祖庭定山寺、惠济寺,生态休闲文化有老山、汤泉、琥珀泉、珍珠泉“一山三泉”,民国文化有浦口火车站、龙虎巷、浦镇车辆厂,书法文化有以一代草圣林散之为首的“金陵四老”、中书协中国书法论坛永久会址,民俗文化有手狮舞、宝葫芦、南门腔等等,到了近代,则有见证了南京第一个共产党组织——浦口党小组成立的“二七纪念馆”,铸就了传统与现代并存、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浦口文化之魂。


  文化名人众多。浦口古来即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,一门张氏流芳百世,从唐代张籍,到宋代张祁、张即之、张同之,影响深远,尤以宋代爱国词人张孝祥为最,其《六州歌头》词至今仍然令人荡气回肠。明代成化年间,浦邑名人庄昶、石淮和南海学子陈献章、娄怀玉等人欢聚浦口白马寺,留下为人称道的白马寺草书集碑。清康熙年间进士、诗文作家刘岩,被康熙誉为中华一宝。到了现当代,浦口文化名人中涌现了著名的一代“草圣”林散之,在求雨山上修建了“金陵四老”林散之、萧娴、高二适、胡小石的纪念馆。另外,拥有“金陵第一兰”美誉的唐文举、当代花鸟大家吴国亭也均是浦口文化名人中的优秀代表。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文化(书法)艺术之乡。


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哪边长大的?

  浦口周围长江、滁河环绕,两水合抱;中部老山雄壮、横贯东西,山南山北一马平川。中心城区自北向南,靠山面水,山高水阔,天时地利。

  山水泉林引人入胜区内风貌奇秀,地质水文景观独特,拥有珍珠泉、汤泉、琥珀泉“三泉”,其中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,在明清两代即以“江北第一游观之所”的美誉蜚声大江南北;汤泉温泉久负盛名,水质全国顶级。有佛手湖、象山水库、响堂水库等水域,西江口湿地、滁河湿地等湿地景观。浦口是国家生态区,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老山国家森林公园,10万亩森林为全省之最,是难得的“天然氧吧”。全区林木覆盖率全市第一。一区之中,田野围合,山林居中,六成以上地区绿化密布,田园风光浓郁,诗情画意浓厚,形成了一座现代化“田园城市”。

  资源物产丰富多样全区土地开发程度较高。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.75万公顷,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5%以上。实有林地面积7100多公顷,其中桑果面积约占林地面积的1.2%。全区水域面积2.1万公顷,占土地总面积的23.3%,其中长江、滁河水面占5.3%,内河、塘、库等水面占18%。境内矿产资源以沉积的非金属矿产为主,主要有优质石灰岩、石英岩矿以及品种齐全的红砂、黄砂和白砂等。区内植物起源古老,种类颇多,可分180科800多种,其中木本植物37科330种,银杏、杜仲、广玉兰、喜树等珍稀品种均有分布。野生动物270多种,其中香獐、穿山甲、中华虎凤蝶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地理气侯也应该了解一些吧

  一、基本情况

  l、自然地理

  我区地处南京市长江北岸,位于北纬31°14′~ 32°17′,东经118°20′~119°13′,前临长江,后有滁河,老山山脉横亘中部,西部丘陵起伏。江河沿岸均有冲积洲地,按地形差异和地貌特点,自然形成沿江圩区、沿滁圩区、山地和近山丘陵、远山丘陵四大片。全区总面积913平方公里。

  2、水文气象

  根据地理位置,我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雨量在年际、季节之间差异较大,丰枯明显,降雨量分布不均。据多年的资料统计,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02.2毫米,丰水年高达 1778.3毫米(1991年),枯水年仅有465毫米(1978年),汛期(5月~9月)平均降雨量为 712.l毫米,汛期最大降雨量 1324.5毫米(1991年),最小降雨量248.8毫米(1978年),最大日降雨量301.9毫米(2003年7月5日)。本地多年平均径流量约2.62亿立方。

  3、河流水系

  我区境内分属长江与滁河2条水系,以老山山脉自然分隔,以南为长江水系,以北为滁河水系。

  长江在我区境内河道长约49公里,区内注入长江的小流域河流有驷马山河、周营河、石碛河、高旺河、城南河、七里河、朱家山河、石头河、马汊河等。

  滁河在我区境内河道长42.8公里,滁河的主要支流清流河在我区境内河道长9公里,其它注入滁河的小流域支流有万寿河、陈桥河、永宁河。

  驷马山河、朱家山河、马汊河为滁河的3条通江分洪道。

  二、水资源分布

  1、水资源现状

  我区境内地表水资源属两大水系,即长江浦口段和滁河浦口段;区内小流域河道有9条:周营河、石碛河、高旺河、城南河、七里河、石头河、万寿河、陈桥河、永宁河,河道总长度85.7公里;区内乡级河道138条,总长度426.3公里。此外,全区有小(一)型水库7座,总库容1786万方,小(二)型水库18座,总库容1048万方。现有蓄水塘坝12270座,总蓄水量 5098万方,其中万方以上塘坝889座,蓄水量2083万方。根据多年降雨计算及统计资料分析:浦口区年均水资源总量4亿方左右(不包括客水),地表水资源总量2.9亿方,地下水资源总量1.1亿方。

  2、水资源利用及水量平衡分析

  浦口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地处长江、滁河流域,降雨量丰富,但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。汛期(5月~9月)为降雨集中期,降雨量占全年的 65%左右。过境客水量虽然丰富,长江年均9000亿方,滁河年均10亿方,但由于处于主汛期,利用率不高。

  我区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、地下水、河网(库塘)调蓄、外区间调水等利用量。丘陵山区水库、塘坝众多,控制径流面积可达60%左右,平水年份地表径流被调蓄,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要,丰水年份才有余水,干旱年份基本无径流下泄,只能靠河沟、库塘蓄水提水甚至外区间江、河提水才能基本满足农业用水需要,但用水成本较大,农民负担较重。平圩地区,平水年通过河沟调蓄,能满足用水需要,干旱年份通过底涵引江河水基本能满足。地下水虽较丰富但基本未开发利用(年均不到60万方)。本地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2.04亿方。


看完这些,小编突然感觉浦口buangbuang的有木有!!!!认为buangbuang的浦口的兄弟姐妹们快点转起来吧

www.yiyi8.net 南京亿亿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
在线咨询
 
 
 
 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9:00-16:30
周六至周日 :8:00-16:00
 联系方式
办公室(周一到周五):18952061119
传       真(周一到周五):-
邹      经      理:15295552225
网络工程师:18952061119